實驗室對質量監控結果進行評價所采用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所有的結果評價方法所體現的作用基本可以歸結到精密度和準確度兩個焦點上。常用的實驗室質量控制結果評價方法有以下幾種:方差檢驗法、均值檢驗法、質控圖法、En值評定法、穩健Z比分數法、臨界值(CD值)評定法,按專業標準方法規定評定。不同的結果評價方法,也相應地具有不同的適用范圍和評價側重點。對按質量監控結果,實驗室應選用合適的統計技術進行分析,如果對結果有效性有懷疑或出現偏離預期質量要求的趨勢,應分析原因,提出處理意見并采取措施。
探究實驗室教學儀器配備原則:所配教學儀器必須安全、可靠、質量好、實驗效果好,充分保證學校長期、高頻度使用要求。選擇適合學生使用、趣味性強、可以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概念抽象方面的適合探究學習的教學儀器,通過實驗、探究,易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選擇與學生認知規律、課程、生活聯系緊密、綜合性強的探究性教學儀器,通過對典型課題的實驗、探究,培養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舉一反三的能力。
實驗室設計前應根據該實驗流程來確定儀器的種類、數量、規格型號、外形尺寸、電壓功率等參數以及擺放位置,設計師針對性的做出儀器電源、給排水、供氣、純凈水以及排風管道接口的設計。實驗室功能室(區)應包括: 天平室、理化分析室或前處理室、儀器室、微生物檢測室、留樣觀察室等。全室換風一般采用排氣罩、排氣扇等,主要用于室內的通風換氣。檢驗人員個人也要做好防護,如帶口罩、帶眼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