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 按約定的協議, 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 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物聯網包括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等。感知層通過傳感器、條碼、射頻識別、多媒體信息采集等手段感知與采集物理世界中發生的物理事件和數據, 這些數據包括各類物理量、標識、音頻、視頻數據等。
物聯網實驗室采用一體化的操作平臺,即采用工作臺+模塊化設備的方式,為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實驗提供方便的操作環境,而且提供集成監控屏幕、各種傳感器、執行器件、跳線、開關、監控儀表、串口插槽等,對操作臺上的所有元器件,均提供便利的插口,便于操作。采用可視化的軟件,界面友好,操作簡便。物聯網實驗室要兼顧教學、實訓、、應用與科研于一體,以及根據物聯網實驗室設計思想,我們擬將實訓室劃分為教師教學區、學生實驗區、應用演示區和產品展示區。
“創客”作為一種生產方式,源于經濟領域,又稱“創客經濟”。互聯網等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物質資源的極大豐富是創客經濟興起的根基。一方面,科學技術的發展豐富了人們對資源的占有量,縮短了資源獲取的時間,降低了的難度,如Scratch、Matlab等輔助工具的普遍使用,使人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專注于創造性活動;另一方面,隨著物質的極大豐富,人們的需求不再止于溫飽,轉而追求定制化和多樣化的較高層次的消費體驗,使得非創造性勞動產能過剩進而推動了創客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