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實驗室是素質教育的基地,是師生從事科學實驗活動的重要場所,是進行實驗教學完成課程目標的基礎條件。一個規范而適用的科學實驗室是學校基本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科學課程標準里也明確了,科學素養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及其對社會與個人的影響,知道基本的科學方法,認識科學本質,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備一定的運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實驗室的質量監控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實驗室檢測或校準質量的持續改進需求。針對不同實驗室的技術特點,使用有效的技術方法進行系統性測量,通過采集的數據發現過程的變異,采用適宜的統計技術工具分析變異的產生原因和發展趨勢,采取適當的糾正或糾正措施,必要時采取預防措施持續改進,確保檢測或校準過程的有效性。注意運用統計技術所作判斷的風險應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小學科學探究實驗室的建設:1.按照配備目錄,根據學校具體情況以及經費情況,選擇配備器材。2.供小學科學探究實驗室使用的器材應有趣味性,一般應選用外形較大和耐用的器材。使用電網電源、高壓(含高壓靜電)、高溫、易碎等器材,不適合學生使用,只適合教師演示使用。3.趣味性強、安全、與課內知識可以結合的器材,可以配備到學生實驗。4.小學科學探究實驗室室內應營造科學氛圍,使學生樂意入內活動。5.電源插座的安裝應符合有關國家建設規范。電源插座必須連接保護接地線,教室內應安裝剩余電流保護器和過電流保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