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就業發展出發,實驗室應該著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探索性、設計性實驗及工程訓練為主,突出學生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對應的培養模式應是“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求”;從科學研究出發,實驗室應以“高完善、高潛力”為主;從學校發展出發,應考慮實驗室的行業先進性、影響力、發展潛力和空間以及對學生培養的有利性。
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 按約定的協議, 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 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物聯網包括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等。感知層通過傳感器、條碼、射頻識別、多媒體信息采集等手段感知與采集物理世界中發生的物理事件和數據, 這些數據包括各類物理量、標識、音頻、視頻數據等。
實驗室室內通風、照明、溫度、濕度、清潔度應符合實驗室的環境要求,實驗室應留下干凈整潔的、美觀、舒適感知。在實驗室中使用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弱電、照明功率、安全用電和實驗設備功率。科學實驗建筑的防火設計除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外,且應符合以下規定:有貴重儀器設備的實驗室的隔墻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h的非燃燒體。